同学们:
金秋九月是大学校园最美丽的季节,虽然没有五颜六色鲜花的盛开,却有数千张青春笑脸的绽放,哈尔滨理工大学迎来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14级7333名新同学,坐落在哈尔滨的西、南、东三个校园和山东荣成校区处处都是节日的景象。同学们有的是慕哈理工勤奋踏实的校风而来,有的是奔哈理工诚实待人的品格而来,当然还有些同学并不了解哈理工为何等学府只是按照录取通知书告知的地址而来。不管怎么样,同学们来到哈理工,从此就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哈理工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将是你们永远的母校。我代表学校,对同学们加盟哈尔滨理工大学,成为三万余名大学生中的一员,表示诚挚的欢迎!也希望通过各位同学对你们的家长信任哈尔滨理工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是全体2014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是一堂几**共同参加的大课,教师代表、新生代表、在校生代表和校友代表登台演讲,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同学们的关心和勉励。在这个课堂上,我最想讲给同学们听的是三件事。哈理工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哈理工能给你们什么?怎样读好大学?三个问题的前提假设是同学们都已经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也是最纠结的是选报哪所大学和什么专业。于是许多人到武书连先生编写的《挑大学选专业》里去“淘宝”,许多人向身边同事朋友问答案。但是对一所大学的评价,仅看排行榜单是不全面的,对一所大学的认识,只听几个人的介绍未必是客观的。相对于地方普通院校而言,“985”、“211”院校的教学资源丰足,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可以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地方院校中也不乏有特色、品质高的群体。在我看来,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汲取源泉、能力训练条件、品格养成环境、个性成长空间,四年学习终生受用,毕业学生社会认可就是一所好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前身的三所学校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都是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的理工科院校,三所学校在多年服务全国机电装备制造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形成了各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鲜明特色。科技大学的铸造和机械,电工学院的电机和仪表在原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中都有一定影响,工业高专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企业欢迎。1995年,三所学校合并组建理工大学以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校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08年学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10所高水平大学,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中央支持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的100所高校。虽然是一所地方院校,但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奖和教学成果奖等国家级项目和成果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全国高校就业50强的称号和众多理工校友的出色表现则为学校的社会影响增添了鲜亮的光彩。在十几万理工校友中,既有以计算机专业82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网通宽带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高文为代表的学术翘楚,也有以电气专业82届毕业生、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若林,管理专业89届毕业生、科陆电子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饶陆华,计算机专业84届毕业生、阿里巴巴执行总裁鲁众为代表的行业精英,还有以响应国家科技强军号召,携笔从戎,从基层干起,现为二炮某部部队长的自控专业97届毕业生、“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曾满军,扎根采油一线的会计专业88届毕业生、“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王新纯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电气专业94届毕业生王海涛、绝缘专业88届毕业生吴春玲以及今天在开学典礼上代表校友发言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84届毕业生、一汽集团普雷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飞等为代表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他们以各自的专长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不同的方式为母校增光添彩,母校永远以他们为荣!
大学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其基本职能都是人才培养。哈尔滨理工大学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面对近年来浮躁的社会风气,学校始终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始终严抓考风、狠抓学风、长抓教风。大一新生晚自习、学生成绩警示制度、辅导员深入寝室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教师教学效果一票否决等措施对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深受学生家长赞同,许多家长因此愿意送孩子到理工读书,令理工教师欣慰,同时我们也倍感责任重大。说实话,近年来,“985”、“211”这顶帽子为多少毕业生提供了敲门金砖,一些企业招聘条件明确要求非“211”以上院校毕业生不要,不管这种要求是否合法合理,对众多地方院校的伤害是深重的,对地方院校优秀毕业生是不公平的。随着社会用人理念的理性回归和科学化的大众教育及其评价体系的逐渐建立,“各类高校各安其位争创一流,各校学生公平就业各显其能“的时代即将到来,能否高质量就业主要看你个人有没有真本事,而不是看你是否有“高大上”的名贵出身。
不知同学们走进校门之前是否想过,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也不敢说工作在大学的教职员工是否都认真地思考过,大学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是大楼吗?许多学校教学楼宽敞明亮,宿舍楼可与宾馆媲美,可以说大楼家家都有。是大师吗?有的学校虽然院士教授如云,但能为本科生上课者寥寥无几,可以说这种装门面的大师与学生关系不大。在我看来,大学最应该提供给学生的是大爱,大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怜爱,不应是以降低学业标准为代价的任何一种放水,更不是以败坏学风为代价的任何一种“宽容”,它是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以人为本,助人成才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第一,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有助于长身体、能学习的良好条件,包括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第二,学校要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实施这一计划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包括优秀的课堂主讲教师和课外指导教师;第三,学校要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锻炼和品格养成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必要的人文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理工大学60多年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践,让这里的教师和学生养成了一个共同的优秀品质,那就是“诚实为人踏实做事”,针对社会流行的向官媚官的庸俗,理工人又自觉发出了“崇尚学术崇敬学者”的共同呼唤。“双实双崇”共同构成了哈理工人的独特气质,这是理工大学最为可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学校为理工学子提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神营养,值得全体新同学珍惜、保护和不断发扬光大。
大学生活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虽然,新时期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仍有一定市场,虽然有的同学也许做好了进入大学好好放松的准备,虽然愧对父母辛勤供养,学习不努力,指望考试作弊混文凭的现象一时难以在大学校园彻底杜绝,但我真希望2014级哈理工新同学对为什么上大学都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正确的认识,都能相互传递正能量,自觉建立抵制歪风邪气的屏障,向懒学和作弊说不,借助大学本科教育这个平台,构筑成功人生的坚实基础。理工大学一直以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所谓高素质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和有能力担当。理工大学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应该是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三句话说起来容易,听起来简单,做起来相当之难。碎片化的知识,无法指导实践,更不可能支撑创新。完整知识结构的搭建,较强实践能力的获得和突出创新意识的形成,既需要学校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有力的指导,也需要同学们积极主动配合。同学们要想不虚度大学生活,必须学会科学规划、学会主动学习、学会自我修养。人生大规划由若干个阶段规划组成,对大多数人而言,大学阶段是能够自我设计并为之奋斗的第一个阶段规划,无论将来是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管理,还是自我创业,抑或是眼下还没有想清楚将来做什么,都要以高质量完成学业为基本目标规划好四年学习,要从第一堂课开始就牢牢把握学习主动权,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高效学习和快乐学习。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即使将来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四年积累的科学文化素养、主动学习精神和科学规划能力,也一定会令您终身受益。同学们还要特别注重自我修养,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学四年对一个人优秀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要从多个维度设计和打造自己的优秀品格,首先要培育刚毅执着的性格,今后纵有千难万险,也能矢志不渝。其次要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明知会在利益面前吃亏,也要坚守道德底线。第三要培养宽广包容的胸怀,以大智慧成就大事业,不靠小聪明计较眼前的失败与成功。
同学们,理工大学是一个值得青年学子前来求学的地方,请相信学校能为你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请相信自己一定能学有所成不辜负父母亲人的殷切期盼。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应有的感觉,今天播下一颗理想的种子,四年之后都能收获一份成功!衷心祝愿大家在理工校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