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同学们和家长们:
你们好!
时逢2020年毕业季,本该是毕业生学有所成,带着收获的喜悦,满怀憧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就业带来一层雾霾。让即将面临毕业和就业的2020届毕业生同学们更加忧心,你们的忧心,又深深牵动着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心。如何摆脱雾霾,顺利就业或升学,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认清当前形势
2020年应届毕业生高达874万,与2019年相比增加40万,本来就业市场竞争就日趋激烈,又突遇新冠肺炎疫情,软件行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受到严重影响。
新冠肺炎相继在国内和世界迅速蔓延,软件服务外包、海外业务、系统集成、需要聚集环境解决的软件产品开发和线下培训等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而言,影响尤甚。因为在疫情的中心武汉,聚集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及相关行业的主力企业,包括长江存储、武汉新芯、武汉弘芯、新思科技、联发科、天马、京东方等,而浙江、广东在电子领域包含了一些电子零部件制造、电子系统组装以及印制电路板元件龙头企业,依赖中国生产的电子、电信和半导体原件等供应链也将受到影响,包括iPhone手机等电子终端短期产能均低于预期。因此各公司原计划的春招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和冲击,部分企业不得不削减人力成本,缩减招聘计划,降低岗位薪金,以保证企业复工后必不可少的现金流,致使就业进入寒冬。
预计2021年将有接近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到就业行列,竞争将更加激烈,如果毕业生在今年毕业季不能就业,可能将面临长期的待业,因为日常企业招聘主要是面向有经验的开发者。虽然国家出台政策将今年的毕业生到2021年仍视为应届生,但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会使大家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对于考研学生来说今年是个机会,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对研究生进行扩招,这种扩招明年还会继续,但扩招是一个双刃剑,蕴含着未来研究生毕业时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转变就业观
面对当前严峻就业状况,同学们应正视并认清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需求。不必要求第一次选择的就业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必须是十全十美、符合自己的理想。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应当先就业后发展。从整体上说,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只是结构性的,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往往很大程度在于毕业生的心态和择业标准,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同学和家长们进一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一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通过先就业,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与技能,度过就业寒冬,通过再择业实现我们的职业目标。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只以薪金来评价职业与岗位,而是将未来发展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考量,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拓宽就业视野,除了专业岗位还有国家的“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毕业生入伍参军、自主创业等发展途径,国家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对于考研过线的学生要做好调剂准备,力争升学,避免研究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没过线的同学要正视自己的差距和未来就业问题,慎重选择“二战”。
三、做好应聘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企业招聘从线下专场招聘、学校专场招聘和学院专场招聘转移到线上招聘,招聘企业面对全国人数众多应聘者,不可能一一交流,因此投递的简历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在简历中突出个人的优势与特点,体现与应聘岗位相匹配,成功赢得面试机会,需要进行精心的规划和准备。
在面试前也要对自己的仪表、如何介绍自己,如何回答问题,如何沟通交流进行精心设计。
四、用积极的求职态度抓住就业机会
希望每位毕业生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以正确的就业观和积极的求职态度,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精心准备,抓住就业机会,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希望家长能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就业引导工作。虽然初次就业的工作可能不那么令人满意,但是通过工作经验与知识的积累、职业能力的提升,一定会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必将有一个熠熠生辉的未来。
2016级同学们,你们永远是学院的牵挂。学院将坚持“延期开学不停学,就业服务不断线”的理念,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实现大家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也期待毕业生们在此非常时期,调整好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