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攀高峰 团结奋进开新局

发布者:靳海鹏发布时间:2021-12-10浏览次数:407

正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国家和学校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引领,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有保证,推进学科内涵建设;践行特色化产学研用,服务社会有担当,产出高水平成果;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加快学院融合发展,勇攀学科建设高峰。2020年11月,原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并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启了学院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党员、全体师生决心进一步发扬大珩精神,艰苦奋斗、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教研并举,积极投身学校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团结奋进开创学院各项事业新局面。

 一、加强党建工作思想引领,凝心聚力推动融合发展

学院党委团结一致、唯实创新,持续提升学院治理能力,推动学院事业向好发展。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全体党员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履行好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的使命和职责,完善三重一大、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全面提升学院管理的规范性和水平;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筑牢全体师生理想信念根基。

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学院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学院党委按照“双带头人”的标准配强教工党支部书记,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先后获校优秀党支部、“三全育人”先进集体等校级荣誉称号;1人获校“五四青年奖章”;5人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4人次获得省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12人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校级表彰;1个学生支部在学校“两学一做”汇报会上作典型发言;学院团委获“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1人被评为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篇学生工作论文获省二等奖;1篇工作案例入选省级危机处理案例集并上报教育部;1人参加“全国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坛并做分论坛报告。

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

学院获得多项荣誉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爱校、荣校”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推动学院中心工作中,在出现急难险重任务时,只要党委有号召,党员就有行动。校庆期间,开展了校友走访、师生校友座谈会、校企合作签约等各类活动。防疫抗疫过程中,学院响应党委号召,上下齐心合力、共渡难关,发布了《计算机学院致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学院教师在高质量完成线上教学任务的同时,捐款3万余元抗击疫情,完成了936名毕业生行李邮寄工作并为毕业生送上离校祝福;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成为社区的主力军、校园的亮丽风景,获得南岗区抗疫指挥部高度赞扬。近年来,学院教职员工累计捐献近二十万元,这份无私大爱帮助15名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或突发重大疾病的学生度过了难关,助力《荣耀与梦想》等重要育人实践活动顺利落地。

党员学生志愿者在防疫一线

疫情期间针对毕业生开展的云邮寄活动

哈尔滨市南岗区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感谢信和捐赠证书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改革厚植育人沃土。学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面向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提供沃土和平台。在教学实验平台创新方面,学院自主研发在线程序测评系统应用于学生培训、比赛和教学改革中,年登陆访问量超过十万人次;学院教师自制实验教学设备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三等奖;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并获奖

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学院教师主持编著教材6部,获批省级教改课题1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7篇,获省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省辅导员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在专业平台建设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院获批“新工科”试点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拥有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集群。

工程教育认证证书和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

“以本为本”成效显著。学院通过实施《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创新实践课程成绩记载办法》、“灯塔工程”德育培养体系、“大学生产出导向成长达成模型”等一系列育人创新实践,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5年,获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38项、省级59项、校级70项;获各类学科类科技竞赛奖项国际级65项、国家级171项、地区级55项、省级1215项;学院学生连续多年参加省级、国家级护网行动,6位学生获CCF优秀大学生、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省青年好网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1个学生团支部获省五四红旗团支部,68个班集体获得校级表彰;学院获CCF CSP卓越贡献单位。大批毕业生赴国内外一流高校深造或进入行业一流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久前,计算机79级校友高文院士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研究生培养有佳绩。建设“厚基础、强实践、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提升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以研究生培养国家标准为依托,充分听取行业、领域专家意见,设置深厚的理论基础课程体系;结合本学科研究方向,配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突出特色;开设计算机技术前沿课程,开拓学生视野,为科研创新打下基础;设置计算机工程实践与创新课程,打造实践创新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学科研究成果和项目实践,突出工程实践背景,设置基于实境的实践教学环境,给出面向不同研究领域的选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在实际项目中的创新能力。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网络安全、调度优化等方向,均取得多项显著成果。共计发表SCI检索论文100余篇,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授权24项发明专利和178项软件著作权,举办参与研究生学术讲座80余次。所有博士、硕士学位点均通过教育部学位点合格评估。

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CCF CSP卓越单位及部分获奖

举办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教师指导学生参赛

学生竞赛获奖

三、科研工作稳步前行,学科建设勇攀“一流”

多措并举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五年,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计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242信息安全专项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其他各类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共计3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实用专利70余项。

学科建设勇攀“一流”。精心准备和谋划,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238所院校排名并列第48位,排位在前20%~30%(等级为B),软件工程学科在全国165所院校排名并列第68位,排位在前40%~50%(等级为C+)。目前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国防特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点、软件工程一级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和黑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

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讲座50余人次,举办国际会议、学术报告会10余场,提升了学术交流层次。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等二十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投入经费300余万元,建立了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等科研实验平台和支撑系统。获批黑龙江省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工信部光机电一体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平台,建设和发展4个校级研究中心(研究所),为学院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技术环境。

四、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升,获得多个省部级人才称号

始终坚持学校“稳定、引进、培养、提高”的方针,陈德运教授当选省政协委员,韩剑辉教授被评为省级模范教师,李兰英教授被评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谢志强教授、孙广路教授晋升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学院新增国防特色学科带头人2人,中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团队1个,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

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孙广路教授获评“龙江学者”特聘教授,何勇军教授获省杰出青年基金,新增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5人,博士生导师9人,新晋教授、副教授20余人,李骜、陈晨等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

五、产研结合面向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学院与国防科工局、航天科技集团、国家安全中心、华能集团、哈电集团、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等开展科研合作,把科研做在龙江大地上,做在国家的核心需求上。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黄海教授和马超老师团队与清华大学团队长期深入合作,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围绕“可重构计算技术”开展信息安全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团队面向密码安全和网络控制方向,研发了行业首颗高安全性、高能效、高综合密码算力安全芯片,研制的两大产品系列实现了量产,并在阿里云、百度云、美团研和中船重工等企业应用。中心还与熠华(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华奕(深圳)互联网络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决定共建“哈理工-熠华安全芯片数据要素实验室”,华奕公司今年已经投入到实验室140万元用于数据价值多方安全共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安全芯片及部分合作企业

信息安全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网络安全实验室张凤斌教授、孙广路教授、翟继强教授、唐远新副教授等深入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问题,研发了基于智能化信息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符合我国航天产品特点的流量智能化检测和隐藏信息挖掘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基于CVE标准规范及知识库管理专家系统、网络流量牵引和清洗系统、网络攻防系统等具备较高水平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用软件和系统,承担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242信息安全专项等高水平科研项目,累计获得1000多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部分研究成果与航天科技集团、华为公司、中兴公司等合作转化为实际产品。

孙广路教授给时任省委书记、省长做介绍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何勇军教授团队联合病理专家,历时5年研制的细胞病理智能诊断系统,在临床上实现病理快速准确的自动诊断,推动癌症筛查。细胞病理智能诊断产品获得了二类医疗器械证,近3年实现销售70多台,开展病理检查超过55万,查出癌症患者3千余人和癌前病变1万多人,挽救了多位患者的生命。此外,该团队三维模型检索、迎宾机器人、包装盒印刷缺陷检测、飞机发动机震动检测、风机叶片缺陷检测、农机自动驾驶等领域也有突破。

细胞病理智能诊断产品外观及检验中心

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研发的产品或系统先后在国内相关行业推广使用,部分产品出口国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任省委书记张庆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分别对学院面向龙江经济建设、服务区域发展的主动有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学院也积极开展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先后获得Oracle,Atmel,Intel,Xilinx,安恒、通联物网、乐辰、神州光大等企业价值数百万元的软硬件产品捐赠;与360、安天科技、深圳东汇等企业合作,组建了校企联合实验室,获得了企业专项经费的支持;与海信集团、泰华智慧产业集团、大连华信、东软集团等知名企业也开展了广泛的校企合作。

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历届学院领导班子和几代计算机人的接续努力下,谱写了如今的计科芳华。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新一代计算机人已接过学院“双一流”建设的重担,用团结敬业、唯实创新开启“十四五”的新征程。学院党委和全体师生员工将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秉承老校长王大珩院士“教研并举,卓育人才,崇尚实践、亦能亦德”的办学理念,以“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绪”,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平台,为建设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